過年前最期待的就是蒸年糕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市面上販售的年糕總覺得顏色不太對,摸起來也怪怪的,更不用說放在外面買了很久也不會發霉,重點是紅豆有夠少的啦...>"<
蒸年糕就代表大掃除都完畢了,剩下來的就是幫忙老媽子準備過年的菜餚,還有蒸蒸年糕、菜頭粿這類的應景好料。
首先要泡紅豆,冬天就要泡久一點,最近冷到不行大概就要6小時以上,然後用快鍋煮才會軟爛。
(這時候我都會偷挖來吃^^")
圓糯米大概要泡個6小時,然後才能去磨。
泡好的圓糯米磨好後用粿袋裝起來,上面放個大石頭來壓,把多餘的水份,水分越少蒸起來越好吃越Q軟。
然後開始準備蒸年糕了,左上方是紅豆,左下方是壓好的粿,右上方是蒸好要裝年糕的器皿(還沒放上玻璃紙),右下方是要攪拌所有餡料的不銹鋼盆子。
這三根晚點再介紹
蒸籠一個,下面要裝滿熱水不斷的加熱。
這鍋.....不是蒸年糕的東西,這個叫做"皮絲"(台語),泡水燙過不斷用水清洗後,煮起來可是比豆皮好吃一百倍以上唷。
糯米泡水磨完壓好後到出來的,叫做"粿脆",有點像阿嬤時代拿來抹臉的碰粉。
先搓碎成小粒狀
加上二砂糖,努力的拌勻,這可是要有力氣的人才搞的定,這樣小小一盆就弄得我滿頭大汗,糖拌入粿脆後會變成黏呼呼的膏狀。
加上紅豆泥.....
雙刀火雞.......ㄜ,應該是少林絕學---火雲掌 (飛踢)
雙手萬能,上吧!越攪拌會越糊......
往熱呼呼的蒸籠倒下去
那三根的作用,就是用來讓熱蒸氣有地方跑。
上面灑些鹽、白米,這樣才能快快蒸熟。
傳說蒸年糕有很多禁忌,例如生理期來年糕會一直蒸不熟、一直問"蒸好了沒"也會蒸個老半天...............等等等。
準備好等等要裝年糕的器皿。
左邊準備一鍋熱水,要補充到蒸籠下方。
呵呵呵~看起來就是超好吃的,ㄆㄥ ㄆㄥ的,不過這樣還沒好,還要再蒸一陣子。
準備出爐了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不過根本沒有手能拿照相機=.=
年糕蒸好刮下來要跟時間賽跑,因為一碰到冷空氣就會硬掉,刮也刮不下來。粿布(年糕下面那個布),要很用力的拉緊,這樣才好刮下來年糕。
年糕倒好之後,用一些花生油抹一抹,既漂亮、又比較不會接觸空氣而發霉。
完工啦!!
外面的年糕沒有這麼多的紅豆吧!而且顏色都還很奇怪的勒!
不過這個要等一個禮拜以上,要完全硬了才能吃。切片放冷凍就能保存很久不壞,吃的時後沾些蛋汁用平底鍋煎、或用餛飩皮包起來炸,都很美味唷!
這種做法是最傳統的做法,有另外一派是做生意比較常用的,就是會把粿脆拿去丟熱水裡煮,然後再加上餡料,。優點是能很快做出大量的年糕,缺點是攪拌不均勻會一粒粒的,而且不耐久放、易發霉。